本网讯 6月28日,我院学科教学(数学)研究生培养研讨会暨校外导师聘任仪式在大学城校区第一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会议旨在加强高校与基础教育领域的合作,提升数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会议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校外导师聘任仪式,由学院党委书记郝建萍主持;第二阶段为学科教学(数学)研究生的人才培养研讨会,由学院副院长龙会典主持。校外导师代表、数统学院班子成员,校内导师、专任教师及研究生代表等4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现场
聘任仪式上,院长王军威为来自广东省内多所中学、基础教育研究机构的16位数学教育专家逐一颁发证书并讲话。他指出,学科教学(数学)校外导师制度是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抓手。他强调,通过聘任来自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担任校外导师,学院将构建更加完善的“双导师”培养体系,搭建起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桥梁,这一创新举措将充分发挥校内外导师的专业优势,实现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形成"黄金互补"的培养模式,助力研究生成长为兼具扎实理论功底和卓越教学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王军威为校外导师颁发聘书
在自由交流环节,校外导师们逐一发言,围绕数学教育人才培养、教育实践、中学教师职业发展等方面分享了宝贵经验。
会议第二阶段邀请了校外导师代表、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数学教研员吴坚作题为“2025年高考数学新导向及其对数学教育研究生培养的启示”的主题报告。报告中,吴坚通过对2025年高考数学试题进行评析,从政策导向、教学实践和教研创新等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教考衔接角度反思中学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教学的指导建议,并给出数学教育研究生培养的启示。随后研讨环节,与会师生就数学教育论文撰写、教学方法、研究生实习实践等问题展开了热烈交流讨论。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数学教研员吴坚作主题报告
本次会议的召开是我院在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硕士培养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新聘任的校外导师将参与学科教学(数学)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包括课程建设、实践指导和论文评审等环节,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支撑。我院未来将继续深化与基础教育的合作,探索“高校-中学”协同育人新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数学教育人才。

合影